纵观全球市场,不管是假货还是山寨都很猖獗,无论是品牌消费品,还是零配件,甚至是牙刷和食品之类的普通消费品,无一幸免。
7月26日夜里,拼多多宣布登录美国纳达克斯,开盘价26.5美元/股,较19美元/股的发行价上涨39.47%,显示资本对这家公司的强烈看好。
“假货之王”拼多多上市
吃瓜群众中讨论最多的莫过于“假货之王”拼多多上市。拼多多的崛起并无原因,应该说是时代造就了它的崛起。拼多多这家公司,市值已经达到了240亿美元的规模,而从0到100亿,淘宝花了4年,京东花了6年,而拼多多只用了3年。
拼多多的崛起不是靠富人的信赖,而是靠专门销售低质低价货,目标人群根本不是那些所谓的富人。拼多多里面的爆款,大多数都是这一个样式。
每一件假货售出,对品牌方的信用和收益都会造成一定的打击。甚至在母婴用品中都出现假货,给许多幼小生命造成了伤害,此外,假冒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缺乏规章流程,对消费者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中国一直被誉为假货之都,三年前的吴晓波频道曾经有一集叫《如何告别山寨之国》,其中说道:外国的独角兽企业,但凡估值超过五十亿美金、一百亿美金、乃至两百亿美金,都会有一堵专利墙,而有着同样估值的中国公司,这堵墙上白白的,上面只有两个字——“模仿”。可到了这家独角兽,墙上写的字可能还不如“模仿”。
最近的疫苗事件更是触及人们底线。
品牌造假
区块链以其不分布式记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被应用于产品溯源,公众食品安全等方面。京东曾经也被爆料过提供各种假货,但是京东后来提出使用区块链来进行产品溯源,不仅保证了货物的质量,还大大加强了京东的信任背书。
一个品牌的成长是很艰难的,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和维护资金,都不希望在市面上看到与品牌相似的假货,或者使用与其品牌名类似的名字,出现问题时,会对该品牌造成极大的损害。但是,在中国似乎一些小作坊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品牌或者使用者的安全,这当然与造假成本低有关。
似乎除了国家法律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当然就算是品牌的原来产品,用户对其的相关信息仍然不了解,甚至被蒙在鼓里,这种信息不透明导致了品牌、产品、用户之间的隔阂。
这就好比加多宝和王老吉,虽然两者之间有渊源,但是这是两个品牌之间的抗衡,关乎的内容很多。无论两者谁是正品、谁是赝品,在当今群众面前真相不了了之。
那么区块链赋能,溯源防伪能否奏效?
第一阶段,建立可追溯数据库。区块链贯穿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节信息一一同步与账本中,赋予每个商品不可修改、不可复制的标识码。完整的数据链确保每件商品有源可溯,解决在流转过程中的正品保障问题,对于山寨品牌产品更能直接从源头识别,杜绝造假可能性。如在产品上附上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可经扫描后查看该件商品所有流转环节的时间、地点、经手人、状态等,产品成长过程一目了然,出现问题也易于追责。
第二阶段,建立共同账本。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交易时消费者与厂商无法直接连通的,而电商作为一个中心化的平台,掌握的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不透明的,信息不对称自然会导致道德风险。利用区块链建立起共同账本去中心化,商家发布的产品信息,包括价格、质量、数量等均会同步到消费者个人的账本上,消费者直接与商家进行交易,经双方确认的交易过程与付款信息公开到所有人的账本上,每个人均参与交易验证。这样以来,虚假山寨产品便无所遁形,从生产发布的源头将其隔离在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购买后,对产品交易信息同步账本情况验证购入产品的真实性。
拼多多完全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来保证产品的造假以及安全性,每当产品交接—工厂到仓库,员工扫描代码或标签,记录其位置和截止时间。一旦包裹交给客户,他们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进行扫描以查看产品的历史记录并验证其来源。因此,造假者不仅要复制产品本身及其包装,而且还要对付整个数字追踪设施。“这就是所谓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标签。
除了金融、溯源、公益以外,区块链正在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可能未来国家在公共行业中,区块链会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不仅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更能提升政府的信誉,让阴暗之事无处遁形。